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行,以后选购看它→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日益风行,“0糖”“0卡”“0脂肪”已经成为很多饮料的卖点。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呢?


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启动“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指导居民如何选择健康食品。而在这些试点项目中,就包括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这是我国首次推出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综合反映饮料中的糖、脂肪等含量。



饮料分级,究竟怎么分?试点之后的市场反响如何?为什么要推出分级标识?一起来看~



首个饮料“营养选择”

分级标识


饮料营养分级,具体怎么分?据了解,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等4种成分含量,评定等级从高至低,标识ABCD四级,推荐程度逐步递减。


此次分级考虑的4项成分都是需要适量或限量摄入的,因此在评定等级的判定上,需要取最低等级作为最终的总体级别。例如某饮料非乳源性糖含量为5.6g/100ml,非乳源性糖等级为C级,饱和脂肪含量为1.2g/100ml,等级为B级,反式脂肪酸含量为0g/100ml,等级为A级,不添加非糖甜味剂,等级为A级,最终该饮料的总体评级为C级。



据了解,如果按照分级的标准,一瓶常规的可乐可能被分在C等级,一瓶0卡无糖的可乐可能被分在B等级。



消费者感到新鲜和期待


试点的第一个周末,记者在上海随机走访,一些市民表示,对新试行的饮料营养分级感到新鲜和期待。



据介绍,首批参与饮料“营养选择”标识试点的奶茶饮料品牌企业有4家。这些品牌已经陆续在饮料包装、点单程序、菜单等地方,标注A、B、C、D“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这些字体更大、更醒目的字母,就是饮料对应的营养等级。


分级标识试行后,打开某奶茶品牌的小程序点单页面,可以用它自带的健康计算器对GI值、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进行计算。而点进饮品详情,在图片的一角就可以看到该饮品的营养选择等级,更加直观和简洁。“大部分都是B和C,只有纯茶是A。”





“现制奶茶”营养分析结果

令人担忧


在这次饮料分级试点之前,上海疾控部门曾对市场上部分“现场制作的奶茶”进行营养分析,结果令人担忧。


上海市疾控中心曾对全市13个品牌销量前三名的现制奶茶,共计122款产品进行营养分析,结果发现,93.3%标称“不额外加糖”的奶茶,实际总糖大于0.5g/100ml,47.4%标称“三分糖”的奶茶,实测总糖大于5g/100ml。


这也就是说,按照上海最新试点的饮料分级,仅含糖量一项,93%以上标称“额外不加糖”的奶茶,可能被评为B级以上;将近一半“标称三分糖”的奶茶,可能被评为C级以上。与此同时还发现,一杯奶盖茶的饱和脂肪含量,是人体一天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医生表示,内分泌的门诊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年轻人以饮料来代替饮水,高糖高脂的饮食会引起血糖升高,但是运动的大量减少,以及压力和精神因素,也综合影响了糖尿病的发生。



糖和脂肪相关指标

是饮料分级重要依据


“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这些饮料配料表的常客,对很多消费者来说,看得到、喝得到,却熟悉又陌生。这些成分摄入过量,可能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哪些影响?


非乳源性糖指的是除了乳制品当中的乳糖之外其他添加糖。专家称:

●2022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当中规定,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添加糖的总量必须在50克以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


●对于反式脂肪,我国的要求是每个成年人每日摄入在2克以下。


●对于饱和脂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规定的是,每个成年人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总量为膳食总能量的10%以下。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每日摄入的饱和脂肪应该在20~28克之间。



专家介绍,饱和脂肪也叫饱和脂肪酸,是油脂的基本成分,一般来说,猪油、牛油中的饱和脂肪含量较高,还有一些植物性食品,如饮料中常用的椰肉及其制品的饱和脂肪含量也较高。



营养选择分级更待进一步完善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峰表示,营养选择分级的初衷是为了让消费者更加直观地了解饮料的营养价值,从而作出更加健康的抉择。不过,这个营养选择分级也可能有误判。比如,纯的鲜榨果汁,糖分都在5%以上,很多还超过11.5%,应该被归为C级或D级。再比如,全脂纯牛奶的饱和脂肪含量约有1.86克/100毫升左右,应该被归为B级或C级。还比如,一款加牛奶的咖啡或者奶茶,牛奶多加一些,因为饱和脂肪,则可能会被评为B级或C级。按照这样分级的话,美式咖啡是A,有的拿铁是C,但其实拿铁就是加了点牛奶而已,何况牛奶还是膳食指南推荐摄入的健康食品。


这个分级还特别指出,不使用非糖甜味剂的才能是A级,意思是,只要用了代糖,就不能是A,可能是因为之前关于代糖的一些争议。然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指出:“尽快研究制定我国儿童添加蔗糖摄入的限量指导,倡导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饮料替代饮用。”“提倡城市高糖摄入人群减少食用含蔗糖饮料和甜食,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替代蔗糖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阮光峰认为,上海饮料开始实施的营养分级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参考,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新举措,但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还是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与需求,合理安排饮食,才能真正做到健康。




中国《放心好食品名录》推荐产品

看这里

↓↓↓



广告

来源:人民网、央视网、央视新闻、潮新闻、保健时报

值班编辑:芦佳丽

排版:芦佳丽

图片设计:李少普

校对:兰天航

审核:范永伟

声明: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做菜时这个习惯,既升高血糖又增肥

高油酸食用油更健康吗?

它是自带“咸味”的蔬菜






     感谢您看到这里。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赞」,点亮文末的「在看」,和朋友「分享」有趣有料的营养美食科普吧!




点击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食品报官方平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